我和“工业外贸”
廖进中(1948-2013)
学校开展《我的教育故事》征文活动,勾起了我对“工业外贸”专业成长往事的深深回忆,现把它讲出来,也许是不无益处的。
改革开放一开始,为了恢复20世纪50年代全国院系调整而空缺了多年的湖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科,学校便决定成立“企业管理教研室”,最初成员是三人:郭军元、盛和鸣和我。因为机械工业企业的流程最复杂,它的管理最有代表性,因此,就把教研室挂靠在机械系,并匀出科学馆二楼楼梯口的一间小房子给我们办公。以后,人员逐步增多.80年代里先后进入的有娄彦博、傅予行、曾庆豹、强益寿、黄雍检、李树氶等,还有从校外调进的宣家骥、王宝康、易华、易可法、范昭信诸位。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教师队伍的扩大,有必要突破单一在职培训的局限,寻找新的方向招收本科生。但到底开设什么专业最好?我们讨论多次,最后采纳了傅予行和我的建议,创办了后来称为“工业外贸”的“机械产品出口”专业。其理由:一是,改革开放,开放是潮流,必须扩大出口;二是,我国的出口结构,原来主要是初级的农产品矿产品,必须改变为工业制成品特别是机电产品为主;三是,湖南大学是机械工业部的部属高校,为扩大机电产品出口培养人才,责无旁贷,也是我校“经世济用”办学传统的体现。但问题是,理工科院校办外贸专业,在中国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上面能不能批?师资怎么去解决?生源会不会好?
关于“上面能不能批”的问题的解决,后来在成文山校长的支持下,“敢为人先”地通过在管理专业后加括号予以处理,所以“工业外贸”是在括号里生存了多年的,原来是归属于管理学科的,直到1998年本专业目录调整时才与国际经济、国际商务、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统一命名为“国际经济与贸易”,并划归为经济学门类。
至于师资问题,理工科院校办“工业外贸”,雄厚的机电类师资本不是劣势是优势而外贸师资由于学校身处经济落后的内地,靠引进不现实,而必须立足自己培养。于是便有了以后慢慢形成由我主讲国际贸易理论,曾庆豹主讲国际贸易实务,曾德明主讲国际商法,谢赤主讲国际金融,张小奇主讲国际市场等的分工。为了强化外语教学,学校还特事特办专门成立了外语教研室,也就先有谢卓杰、肖云南,后有廖瑛等的加入。不过,我们也绝不能忘了北京对外经贸大学黎孝先、湖南外贸学校李振奇等外贸老前辈的鼎力支持!
有点令人想不到的是,当初担心的生源问题,以后不仅不是问题,而且还成了我校争取优秀生源的引路标。记得1985年,学校派我和化工系周克刚去漳州招生,是年我校在福建的招生名额是14人,其中“工业外贸”1名。但除报考“工业设计”的外,其余所有上线者均以“工业外贸”为第一志愿,有几个不能如愿的家长和考生还找到我们死缠硬磨。有一年,四川的一个考生报考“工业外贸”而被录取到了其他专业,入学后,小小年纪的他找到了当时的校党委副书记刘久成,要求调整到“工业外贸”,书记劝他“要服从分配”,他说“我是在志愿表中填了不’的!”。一查确实如此,于是便改正过来了。
由于“工业外贸”顺应了时代前进的大趋势办学特色鲜明,一直发展迅速,国内影响很大。成立不久,上海交大、吉林工大就来我们这里取经了,不出几年由当时的外贸部主办的《全国外贸人才培养会议》就在我校召开了。而我们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经过几年的积累,也开始不断涌现,比如我从1987年始就有《国际竞争与出口结构优化》等5篇论文,在《中国外贸发展与改革》中连续获奖;其间还出版了湖南省第一部《国际贸易教程》,首次提出了“市场领土论”;《工业外贸专业“国际贸易”课程建设和改革研究》项目还获省第二届优秀教学成果奖。到了1990年,我们便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而于1992年成立的国际商学院更为“工业外贸”的发展打造了一个坚实的平台,1996年,该专业成了机械工业部的重点建设学科。
1997年,我们开始向博士点冲击。当时,学校相关部门并不太认可我们的实力,就让我们“自生自灭”地去申报。尤其令人郁闷的是,有一次在东方红广场我亲耳听到研究生部的一位男科员与人在议论学位点申报问题,他居然说:“工业外贸’也想报博士点!”但就是在那年冬天,我在湖南商学院开会,有天夜晚,突然接到陈收的电话,说是研究生部周绪红刚刚通知他,我们的博士点申报已经入围,全国排名第二。当时与我住在同一个房间的王耀中向我表示了最真挚的祝贺我们是好兴奋啊!虽然,那次申报最后没有成功,但却为我们2000年的成功申报增添了信心,打下了基础。也正是在这一年,我们课题组的《科研教学互动,推进国际贸易学学科新体系建设》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科研教学互动”,一时成为教育界教学改革的流行语。
在后来的全国高校合并潮中,湖南大学与湖南财经学院分别以南北校区名义组建新的湖南大学。 2002年4月,原来两个学校的经济与贸易学科联合成立经济与贸易学院,院址设在北校区。我当时是很不愿意去北校区的。一是身体不好,我因劳累过度而引发脑梗死倒在讲台上的后遗症使我行动不便;二是我认为把学院放在南校区的理工科环境中,更有利于学生的素质培养和专业熏陶,更有利于保持“工业外贸”的学科特色。只是拟任院长赖明勇一句“你不去,那我也不去”的动情而责任重大的硬话打动了我,才使我无意中进入了一个“和谐+拼搏”的学术群体。到现在整整8个年头走过来,湖南大学“国际贸易”已经是全国同类学科排名第一的国家重点学科、特色专业了,新一代学术新秀也在“国家级教学团队”中茁壮成长起来了,并带动了整个学校经济学大学科的发展,我个人的研究领域也早已向产业经济学拓展,并相应提出了基于城市化推进的现代经济发展“五牛战略”去年还被推选为“湘商事业十大最具推动力人物”。
三十年多过去了,当初与我战斗在一起的同仁们,或高升或调离,或颐养或仙逝,唯独我一人还在默默坚守,并享受着荣光。每当想起机电产品早已成为我们国家的第一大出口产品,每当看到我们培养的学生频繁地活跃在国际政治和经济的舞台上,一个大学教师的成就感就会在我心中油然而生。2006 年10月,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第五届“WTO与中国”国际学术年会的全体大会上“吹牛”:我一个农民出身的“工农兵大学生”,怎么也当上了博士生导师?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是我入对了“工业外贸”这个行啊!而且,正因为我没有“入错行”,所以,我的夫人也就没有“嫁错郎”!结果,全场掌声雷动,一遍欢腾,我陶醉了,我流泪了。
当然,也有人对我常提及“工业外贸”很不以为然,但我至今不悔:若没有“工业外贸”为中国出口结构优化而艰难诞生,苦苦追求,焉能有湖南大学国际贸易学科今天的辉煌?若没有“工业外贸”拿下的湖南省第一个经济学博士点,能有经济学科的强劲春风重新吹拂“千年学府”的校园?就是在全球应对金融危机的当下,焉能不需要用“工业外贸”一贯坚持的经济理念来引导我们“转方式,调结构”?
(本文发表于《经济学家茶座》2010年第4期,作者系湖南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