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经济与贸易学院财税系课程思政教学研讨会在经贸大楼617会议室举行。副院长肖皓、财税系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财税系主任谭光荣主持。

会上,谭光荣介绍了财税系学科建设的最新情况,部署了下一阶段专业建设和改革思路。他表示,要立足财税专业特色优势,打造“新时代新文科背景下的现代财税学体系”,以专业拔尖人才为产出导向,抓手思政融入课堂,持续深化财税专业建设综合改革,探索财税学不同学科课程,实现课程思政在财税专业层面的全覆盖。具体部署为:教材中引入思政元素,课程思政的具体建设,思政教学教改研究,思政教学能力构建与提升。
参会老师进行了深入研讨。郭平谈到,要充分利用资源平台发展特色财税专业,建立优秀人才引进办法,鼓励专业教师参与财税实践,在破五唯的背景下着力加强智库、教学成果建设,形成“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复合型高水平师资队伍。罗宏斌谈到,要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寻找财税最有可能突破的专业亮点,如地方债务研究,且财税学的各个方向,如财政、税收、预算和债务等需要形成合力。佘定华谈到,财税专业课程思政应当充分挖掘本地的红色教育资源,突出地方特色,如湖南地区的毛泽东茶陵工农兵政府就是一个很好的思政案例,财税系教师们可以深入挖掘这种又红又专且极具地方特色的案例作为财税思政的切入点,在专业发展注重本地特色的同时,还可与研究基地、地方平台共建一些服务于地方特色的数据,实现科研与教学相长、专业与思政相长。唐明谈到,积极拓宽对思政教学的传统理解,树立“大思政”教学理念,融入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和案例选取上需精心挖掘素材,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课堂效果;同时聚焦于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统筹协调和分类指导相统一、总结传承和创新探索相统一。
学院副院长肖皓谈到,财税学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点,把课程思政深入教学要素,发挥专业综合育人功能。
财税系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精神,就如何建设优秀的财税课程思政教学进行了深入研讨,达成了构建财税学主干核心课程思政案例库的共识,并作出具体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