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杨湘黔副教授与合作者Yi-Chun Chen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虎高计副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合作撰写的论文“Information design in allocation with costly verification”(作者名按字母序排列)在经济学国际顶级期刊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正式online见刊。
主要观点:
该文章研究了在“基于核查的物品分配”问题中,信息设计者所面临的最优信息设计问题。信息设计者可以通过设计信号分布来影响分配问题中(如工作机会的在毕业生之间的分配),代理人(如毕业生)和委托人(如用人单位)所掌握的信息,从而优化代理人或者委托人的利益。给定分配问题中的信号分布,委托人采用Ben-Porath等人(2014)提出的“优先代理人机制”来最大化其净收益。该机制根据代理人的先验信号分布或所报告的信号是否超过某个阈值来决定是否分配物品(如工作机会),并在必要时验证所报告的信号。而信息设计者要做的,就是设计信号分布。文章的主要结论如下:
1. 代理人最优的信息设计:当代理人的平均类型(如能力)高于委托人的保留价值时,代理人最优的信息设计是将所有类型的信息集中在一个信号上(即信息完全模糊化),使得代理人无论其实际类型如何,都能获得物品。当代理人的平均类型低于委托人的保留价值时,代理人最优的信息设计则是将高类型和中等类型归为一个“中高”信号,恰好足以使代理人成功获得物品。例如,大学的绩点设计规则具有压缩成绩信息这样的特征。
2. 委托人最优的信息设计则是完全披露代理人的类型分布(即不进行任何信息模糊化)。这种设计使得委托人能够拥有最大的灵活性,从而设计出最优的分配机制。同时,该文章还发现任何代理人最优的信息设计都是委托人最差的信息设计。尽管代理人和委托人存在利益重叠,但从最优信息设计的角度,他们却是完全对立的。这一点与传统的双边交易问题大相径庭。
3. 以上结论首先是在单个代理人情形下取得的,该文章还将这些结论推广到了多个代理人的情况:在多代理人情况下,完全披露类型分布仍然是委托人最优的信息设计。代理人最优的信息设计也类似于单代理人情况,信息设计者会尝试找到一个“优先代理人”;如果无法做到,则会将每个代理人的中等类型和高类型信息集中在一个信号上。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111/iere.12754
期刊简介: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是我院认定的英文A1期刊。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被誉为“世界主要的经济学期刊之一(one of leading journals in economics in the world)”,于1960年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劳伦斯∙克莱因(Lawrence Robert Klein)与日本大阪大学教授森岛通夫(Michio Morishima)创办,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出版。创办以来,该刊通过出版计量经济学、经济学理论、宏观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等领域的前沿学术论文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学研究。